如果上帝现在对国内的葡萄酒消费者抛出一个问题:什么是好的进口葡萄酒?相信有一群人准会晃着满满一杯酒答道:拉菲最好,因为不求最好,但求最贵;而另一群人则惶惶推断:一分钱一分货,肯定是贵的好;但那些真正懂酒的人则会意味深长地回答:好酒,就是我喜欢的酒。那在这个复杂的进口葡萄酒国度里,价格相差10倍的葡萄酒到底有何区别?
孟思罗与你一起探讨
1、品质稳定性:差10倍的葡萄酒,以欧洲产酒国当地5、6欧元和50、60欧元的酒为例,后者的品质稳定性更好。在5、6欧元的酒中肯定有不错的,毋庸置疑,但你很难保证随手拿起的那一瓶就不会“踩到地雷”,而50、60欧元的酒品质相对稳定,风险概率较低。
2、风格差异:价格便宜的酒我只能用四个字——“简单易饮”来形容,它们就像一个天真的孩子,没有那么复杂,对产区、年份、酒庄和葡萄特性的表达模糊不清。而50、60欧元的酒更像一个老道的政客,复杂,且复合,更有特质,在上述特点及酿造工艺,甚至是当地人文环境方面的表达均比较充分。
3、葡萄品种:对于价格较低的葡萄酒而言,葡萄也没什么稀奇,只要不是有大毛病的葡萄,均可拿来酿酒。而价格高于其10倍的葡萄酒就不那么“厚道”了。多数情况下,它对葡萄的品质,以及葡萄树的年龄要求更高,甚至是非理想年份的葡萄不用,非经过数十年岁月积淀的葡萄树不摘。
此外,一个注重量产的生产商通常在采摘葡萄的时候会选择机器,这样能将人工成本降到最低。而更加看重质量的生产商则更多地雇佣人工来整串采摘葡萄。那些动辄成百上千美元一瓶的佳酿,常常仿佛当年的贵妃,非要吃远在千里之外的荔枝,非人手、一粒一粒采摘的上好葡萄不取。
孟思罗与你一起探讨
4、工艺环节:在将葡萄酿制成葡萄酒的过程中,葡萄的压榨、发酵和熟成成本都会体现在葡萄酒的最终售价上。有的酿酒商会尽可能地将葡萄中的汁液压榨干,然后在大型的罐中发酵,然后几个星期之后进行过滤和装瓶。但有些酿酒商则会尽量减少压榨程度,只取葡萄的自流汁,然后在橡木桶中发酵和熟成。价格高的酒在每个环节都很讲究,比如葡萄的种植、选择和发酵过程,以及投入的人工监控成本和是否进入橡木桶陈酿等。便宜的酒通常是不经橡木桶陈年的。
而橡木桶其实是葡萄酒的一项重要成本。美国橡木桶的售价约为700美元/只,而法国橡木桶则高达1,000美元/只。然而,不管是美国橡木桶还是法国橡木桶,它们的使用年限都较短。多次使用后,它们对葡萄酒风味的影响会越来越小,最后就会被新的橡木桶所取代。有些酿酒商会将橡木桶使用3-4年后,再换新桶;但有些酿酒商为了保证葡萄酒的品质,每年都会更换新橡木桶。
5、产量:很显然,单位葡萄园里种植的葡萄越多,你能酿制出的葡萄酒也越多。然而另一方面,很多酿酒商认为只有低产量才能确保种植出的葡萄品质高,使得葡萄中的风味更加浓郁。很多高品质葡萄酒的生产商都放弃量产,转而追求优产。优产出来的葡萄酿制出的葡萄酒单位价格当然要比量产的高。5、6欧元的葡萄酒多数是量产酒,使用机械化操作相对较多;而50、60欧元的酒产量相对较低,多数会投入更多人的智慧和辛劳,如更细致地人工分拣葡萄、后期的品尝和调配等。
6、产地名望:跟产地名望甚有关系,优良特性越多的葡萄园土地,售价当然越高。以美国为例,纳帕谷(Napa Valley)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。目前,拥有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条件的纳帕谷葡萄园的平均售价是200,000美元/英亩。当然,并不是所有的葡萄园都“天生丽质”。在美国其他地方,特别是南部地区,那里的葡萄园价格就更亲民。相应地,那里所出产的葡萄酒价格也更亲民。50、60欧或以上的葡萄酒,多数出身名门,一般会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,即便是最新冒出来的酒厂,也多得到过知名品酒师的青睐和赞扬。推荐阅读:遇上专业品酒师,葡萄酒小白能做些什么?
从以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价格相差10倍的两瓶葡萄酒,肯定是贵的就更好喝吗?这倒不一定。与其用“好”和“不好”来判断,不如以“适合”和“不适合”来描述更贴切。只要是适合你的酒,无论它是5、6欧,还是相差10倍的50、60欧,反正能令你感到无比愉悦和惊喜的酒就是好酒。
|